瀍东书院:寒门学子求学地(洛阳书院史话)

发表时间:2021/3/15  浏览次数:619  
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
  瀍东书院:寒门学子求学地(洛阳书院史话)瀍东书院建于明朝嘉靖元年(公元1522年),旧址位于今瀍河回族区东关东通巷北头,与老子故宅比邻而建。作为明清洛阳城东关穷人集聚区内唯一的学校,瀍东书院是这一带穷人家孩子求学的地方。

  蒙古南下之时,书院由于得到夷族的“庇护”,尽管经历“雨池之祸”,洛阳书院元气很快得以恢复。然而,在元明的朝代更替中,我国书院不再有那样的“好运气”战火所到之处,玉石俱焚。

  公元1368年,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,建国大明。新朝成立,书院似乎迎来了发展的曙光,然而,当时统治者在“治国以教化为先,教化以学校为本”的教育理念下,在教育政策上明显表现出了对书院和官学的抑与扬,洛阳书院战后备受冷落的书院与兴旺发达的官学形成了鲜明对比。洛阳书院

  据有关史料记载,明初统治者对官学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首先,确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学系统。其次,从生活待遇上对官学学生给予特殊照顾,吸引学生入学,比如明洪武十三年(公元1380年),朱元璋下令“命天下学校师生,日给廪膳”,即不仅给米,还要求“有司给以鱼肉”。最后,官学学生的政治前途光明不仅国子监的监生可以直接做官,府州县的学生还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入仕的机会。

  明代书院发展的转机出现在宪宗成化年间(公元1465至1487年),主要表现为作为书院旗帜的岳麓书院、白鹿洞书院得以修复。据有关数据统计,从正德到万历年间,全国共新建1012所、修复96所书院,书院数量为历史之最。其中明世宗嘉靖年间发展尤为迅速,新建及修复书院数量达596所,已远超以前各个朝代的书院数量。这些书院就包括了位于我市东关的瀍东书院。

地址: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春都路53号洛阳图书城TSC-115    电话:13083648370


嘉丰书店欢迎您的到来